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

摘要医生在线疾病查询和症状咨询,为您提供最详细的血液病科疾病症状,诊断方法,病因,用药、治疗方法,饮食、专家推荐等免费咨询服务。

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(白细胞总数×中性粒细胞百分比),<10岁的儿童低于1.5×109/L,10~14岁儿童低于1.8×109/L,成人低于2.0×109/L,当粒细胞严重减少,低于0.5×109/L时,称粒细胞缺乏症(agranulocytosis)。

一、发病原因

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,根据各种原因作用部位的不同,可归纳为如下3个方面:

1、作用于骨髓

(1)骨髓损伤:

①药物:包括细胞毒和非细胞毒药物;

②放射线;

③化学物质:如苯,DDT,二硝基苯酚,砷酸,铋,一氧化氮等;

④某些先天性和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:如Kostmann综合征,伴先天性白细胞缺乏的网状发育不全,伴粒细胞生成异常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等;⑤免疫性疾患:如系统性红斑狼疮,类风湿性关节炎等;⑥感染:细菌性感染,如伤寒,副伤寒,布鲁菌病,粟粒性结核;病毒感染,如肝炎,艾滋病等;

⑦血液病:如骨髓转移瘤,骨髓纤维化,淋巴瘤,白细胞减少的白血病,再生障碍性贫血,多发性骨髓瘤,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。

(2)成熟障碍:

①获得性:如叶酸缺乏,维生素B12缺乏,恶性贫血,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等;

②恶性和其他克隆性疾病: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,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。

2、作用于外周血

(1)中性粒细胞外循环池转换至边缘池(即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):

①遗传性良性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;

②获得性:如严重的细菌感染,恶性营养不良病,疟疾等。

(2)血管内扣留:如由补体介导的白细胞凝集素所致的肺内扣留,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脾内扣留等。

3、作用于血管外

(1)利用增多:如严重的细菌,真菌,病毒或立克次体感染,过敏性疾患等。

(2)破坏增多:如脾功能亢进等。

二、发病机制

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不外乎:

①粒细胞生成减少或无效生成;

②粒细胞破坏丧失过多,粒细胞寿命缩短;

③粒细胞分布异常;

④综合前3种机制。

以上是关于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相关的内容,更多相关信息请咨询本站专家

向TA提问 回复查询 专家简介 118

  • wangsheng95 已回复人次
  • 简介
  • 特长
  • 成就
权威妇科产科专家免费咨询孕期检查、优生优育、胎儿发育、孕期安全、孕期饮食、孕期健康、分娩、产后恢复、孕妈心理健康、孕产妇营养食谱咨询等服务。
备孕-孕期检查-孕产妇食谱-胎教育儿 » 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
关闭
    请尽量详细描述需要咨询的问题
*问题标题:
*问题描述:
  • *患者性别:

    *年龄:
    *微信号:
    *手机号:
  • 微信咨询 SMY0990

    若未及时回复请添加助理微信咨询

    疑难问题会转专家回复解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