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呕吐有哪些明显症状?

摘要医生在线疾病查询和症状咨询,为您提供最详细的消化内科疾病症状,诊断方法,病因,用药、治疗方法,饮食、专家推荐等免费咨询服务。

新生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使很多情况下容易发生呕吐,尤以生后

3、4天为多见。由于呕吐物常从口鼻同时喷出,容易呛入气道而引起窒息和(或)吸入性肺炎,也易引起水、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,甚至死亡。较长时间的呕吐还可以导致营养不良。所以要早诊断,及时治疗。

一、消化系统疾病

各种消化系统疾病都可引起呕吐,主要有消化道先天畸形、梗阻、炎症、感染、出血、功能失调等。

1、消化系统功能紊乱:如吞咽功能不协调、胃食管反流、贲门失弛缓症、幽门痉挛、胎粪性便秘、胎粪排出延迟等。

2、消化道黏膜受刺激:如咽下综合征、胃出血、应激性溃疡、牛奶过敏等。

3、消化系统炎症:如急性胃炎、急性肠炎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、腹膜炎等。

4、消化道梗阻:多数为先天畸形所致。

症状

1、溢乳

在出后不久即可出现,生后6个月左右消失。

表现:喂奶后或喂奶后改变体位后有1~2口乳水返流入口腔或吐出。

溢出物:主要为白色奶水,可含有乳凝块。

原因:新生儿食管的弹力组织及肌肉组织发育不全。

特点:不属于真正的呕吐,不具有呕吐时神经肌肉参与的一系列兴奋反射过程,无需给予特殊处理。

2、吞咽动作不协调

主要见于早产儿,或见于有颅脑和颅神经病变的患儿。

原因:咽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,导致吞咽动作不协调。

表现:有分泌物在咽部潴留。吞咽时部分乳汁进入食管,部分从鼻腔和口腔流出,部分流入呼吸道,可引起新生儿肺炎。

特点:

不属于真正的呕吐,早产儿可以自行恢复。

神经系统损伤引起者的预后,取决于神经系统本身的恢复。

3、胃食管返流

多生后第一周内出现,常在平卧时发生。

原因:可能与食管神经肌肉发育不全有关。

呕吐物:乳汁,不含胆汁,可混有血液。

特点:

长期可以引起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溃疡。

若没有解剖结构上的异常,生后数月可以自愈。

4、贲门失弛缓

4岁前儿童少见。

表现:间歇性吞咽困难,喂奶后可有乳汁溢出,体重增长缓慢。

钡餐透视:可见食管扩张,贲门狭小,食管无或少蠕动波,食管内有时可见液平,胃内少或无气体。

5、幽门痉挛

多在生后一周内发病,呈间歇性喷射性呕吐。

原因:幽门的暂时性功能失调。

呕吐物:奶水,可有奶块,不含胆汁。

特点:对全身营养影响较小。体格检查较少见到胃型和蠕动液,触诊摸不到增大的幽门括约肌。

6、胎粪性便秘

原因:生后数日内不排便或排便。

呕吐物:含有胆汁。

表现:烦躁不安、腹胀、拒奶和呕吐。全腹膨隆,有时可见肠型,可触及到干硬的粪块,肠鸣音活跃。

腹部X线片:全腹肠管扩张,可见液平和颗粒状胎粪影。

肛查:可触及干结的胎粪。

特点:较少见。生理盐水灌肠使大量粘稠的胎粪排出后,症状即可缓解。

7、新生儿便秘

原因:多为肠道蠕动功能不良。

表现:腹胀和呕吐。

特点:与胎粪性便秘相似,通便后症状解除,不久后又出现,大多数于满月后自然缓解。

8、咽下综合征

多发生于生后1~~2天内。

原因:在分娩过程中,胎儿吞入过多的羊水、污染的羊水、产道中的分泌物或血液,刺激胃粘膜而引起。

表现:生后即吐,喂奶后呕吐加重,为非喷射性呕吐。

呕吐物:泡沫粘液样,含血液者为咖啡色液体。

特点:

将吞入的羊水及产道内容物吐尽后,呕吐即消失。

不伴有发绀和呛咳,轻者不需特殊处理,重者用1%碳酸氢钠洗胃1~2次即可痊愈。

9、胃内出血

原因:新生儿出血症等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出血,刺激胃粘膜引起。

表现: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。

10、过敏性疾病

原因:对药物、牛奶蛋白、豆类蛋白过敏。

对牛奶蛋白过敏较常见,常在生后2~6周发病。

表现:喂给牛奶后24~48小时出现呕吐、腹胀、腹泻,大便中含有大量奶块和少量粘液,可以出现脱水、营养不良等。

特点:停用牛奶后呕吐消失。

1

1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

多见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。

表现:以腹胀、腹泻、呕吐和便血为主。感染中毒症状严重,重者常并发败血症、休克、腹膜炎、肠穿孔等。

X线平片检查:出现肠道普遍胀气,肠管外形僵硬,肠壁囊样积气,门静脉积气等。

1

2、胎粪性腹膜炎

原因:胎儿时期肠道穿孔导致胎粪流入腹腔,引起腹膜无菌性、化学性炎症。

分类:

①肠梗阻型:

表现:

出生后即可见到梗阻症状,如呕吐、拒奶、腹胀、便秘等。

X线立位片可见肠曲扩大,伴有多个液平面,可见明显的钙化斑片影。

②潜伏性肠梗阻型:

出生时肠穿孔已闭合,存在着肠粘连

表现:生后反复发作的肠梗阻,腹部X线片可见钙化影。

③腹膜炎型:

出生时肠穿孔开放,出生后迅速引起化脓性腹膜炎或气腹。

A。游离气腹:肠穿孔为开放性

表现:

可伴有呼吸困难和紫绀。腹胀显著,腹壁发红、发亮,腹壁静脉曲张。腹腔积液可引流到阴囊,引起阴囊红肿。

腹部叩诊呈鼓音和移动性浊音。肠鸣音减少或消失。

腹部X线片:可见钙化影。

B。局限性气腹:肠穿孔被纤维素粘连包裹

表现:形成假面具性囊肿,囊内含有积液和气体。假性囊肿的壁上或腹腔内其它部位可见钙化点。

可以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或局限性腹腔脓肿。

1

3、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

原因:胎儿食管闭锁,不能吞咽羊水。羊水过多导致呛咳、青紫及吸入性肺炎,甚至发生窒息。

本病分为5种类型,Ⅰ型、Ⅱ型胃肠道不充气,Ⅲ、Ⅳ、Ⅴ型胃肠道均充气。临床上以Ⅲ型最多见。

1

4、膈疝

临床分为后外侧膈疝、胸骨后疝和食管裂孔疝。

(1)后外侧膈疝:又称胸腹裂孔疝,多发生在左侧。

伴有肠旋转不良、先天性心脏病和肺发育不良等。

表现:

出生后出现阵发性呼吸急促和紫绀。上腹部凹陷呈舟状,可见到反常呼吸。

如伴有肠旋转不良或进入胸腔的肠曲发生嵌顿:剧烈呕吐,重者全身状况迅速恶化。

X线检查:

胸腔内见到充气的肠曲和胃泡影、肺不张、纵隔向对侧移位,腹部充气影减少或缺如。

(2)食管裂孔疝

原因:先天性膈肌发育缺陷,使部分胃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。食管裂孔疝

分类:食管裂孔滑动疝、食管旁疝和混合型。

多在生后第一周内出现呕吐,少数在生后6周内发病。

表现:立位时不吐,卧位时呕吐明显,可呈喷射性呕吐。

呕吐物:乳汁,可含有棕色或咖啡色血液。

特点:可引起继发性幽门痉挛,临床极似幽门肥厚性性狭窄。可出现吸入性肺炎。

A。食管旁疝

可发生胃溃疡,偶尔可以出现胃坏死。

呕吐可持续12~18月,多数患儿待身体直立时可以消失。

B。滑动疝

在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自已消失,一般采用体位疗法。

1

5、肥厚性幽门狭窄

多见于足月儿,有遗传倾向。

表现:

始于生后第二周左右,每次喂奶后不久或喂奶过程中呕吐。呕吐呈持续性、进行性,逐渐发展为喷射性呕吐。

患儿食欲好,饥饿感强,反复呕吐后体重不增,大小便减少。

腹部检查:可见明显的胃型和顺、逆两个方向的胃蠕动波。在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可触橄榄大小的坚硬肿物,为肥厚的幽门括约肌。

钡餐检查:可见胃扩大,胃排空时间延长,幽门部呈典型的鸟嘴样改变,及狭窄而延长的幽门管。

超声检查:幽门肌厚度超过4mm或幽门管的长度超过14mm。

呕吐物:奶水和奶块,量多,有酸臭味,有胆汁。

1

6、幽门前隔膜

隔膜多位于幽门疝1.5~3cm处,多数隔膜中央有孔。

无孔隔膜生后即出现上消化道完全梗阻的症状,隔膜孔较小时在新生儿期可发病。

表现:进食后呕吐,常呈喷射状。

呕吐性状和内容物:类似肥厚性幽门狭窄。

腹部触诊:摸不到肿物。

钡餐检查:在幽门前1~2 cm处见到狭窄处的缺损。

1

7、胃扭转

原因:新生儿胃的韧带松弛,且胃呈水平位。

分为器官轴型扭转和网膜轴型扭转,以器官轴型多见。

表现:多于生后即有吐奶或溢奶,也可以在生后数周内开始呕吐。呈喷射状呕吐或非喷射状呕吐,多在奶后呕吐,奶后移动患儿时更为明显。

呕吐物:不含胆汁。

特点:严重者可以影响生长发育。钡餐造影后就可停止呕吐,症状严重者行胃固定术。

1

8、先天性肠闭锁

闭锁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,以回肠最多,其次为十二指肠,空肠较少,结肠罕见。部分患儿合并其它畸形。

(1)高位肠闭锁:发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。

常有羊水过多史,闭锁部位越高,呕吐出现得越早。

十二指肠闭锁:

表现:生后第一次喂奶即发生呕吐。可有少量的胎便排出,腹不胀或轻度膨隆。

呕吐物:胃内容物及十二指肠分泌液,大多含有胆汁。

特点:喂奶次数增多,呕吐逐渐加重,呈持续性反复呕吐。

腹部立位X线透视或摄片:可见二泡征或三泡征,

(2)低位肠闭锁:发生于空肠下段、回肠和结肠。

主要表现:腹胀,常在生1~2天开始呕吐。

呕吐物:呈粪便样,带臭味,无胎粪或仅有粘液样胎粪。

腹部立位X线透视或摄片:可见多个扩大的肠袢和液平面。

19、肠狭窄

多为膜型狭窄,十二指肠发生最多,其次为回肠,空肠,结肠较少见。

特点:狭窄发生的部位越高,症状出现得越早,狭窄越明显著成绩,症状就越严重。

表现:呕吐和腹胀。高位肠狭窄上腹部膨隆,可见胃液蠕动波,低位肠狭窄则全腹胀,可见肠型和肠蠕动波,伴有肠鸣音亢进。

呕吐物:多数含有胆汁 ,可有正常大便排出。

腹部X线检查可见狭窄上端扩大,钡餐造影可以明确诊断。

20、肠旋转不良

在胚胎10周左右,中肠回纳回腹腔的过程中,有一个从左向右逆时针方向的旋转,中肠的旋转中止造成。由于中止旋转的时机不同,新生儿期可以发生以下情况:

①盲肠位于中上腹或右上腹,盲肠或由盲肠至右后腹壁的盲肠韧带压迫十二指肠第二、三部分,引起不完全梗阻。

②盲肠位于上腹或中腹部,小肠系膜根部未能固定在后腹壁,易发生肠扭转。

③盲肠已达右下腹,但肠系膜未完全与后腹壁融合而形成“游动盲肠”,易发生结肠扭转,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。

④少数病例十二指肠袢位于肠系膜动脉的前方,空肠第一段被腹膜系带牵缠、压迫、形成空肠不完全梗阻。

⑤肠反向旋转,使小肠系膜位于横结肠前方,造成横结肠梗阻。

多数症状出现于新生儿时期,少数病例可终身无症状。如扭转复位,则症状消失。

主要表现:高位不完全梗阻症癍,一般在生后3~5天开始呕吐,呕吐可为间歇性,时轻时重,生后有胎便排出。

呕吐物:乳汁,含有胆汁。

X线立位片:胃和十二指肠扩张,有双泡征,空肠、回肠内少气或无气,钡灌肠显示大部分结肠位于左腹部,盲肠位于左上腹或中腹即可确诊。

如发生胃肠道出血,提示肠坏死,继之可出现肠穿孔和腹膜炎,腹膜刺激征阳性,中毒性休克等。

2

1、先天性巨结肠

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畸形,有家族发病倾向。

原因:结肠末端肠壁肌间神经丛发育不全,无神经节细胞,常处于痉挛状态而狭窄,粪便堆积在近端结肠,狭窄以上肠壁扩张、增厚,造成巨大结肠。

按照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的延伸范围分为5型:

①普通段型:最多见,病变自肛门向上达乙状结肠远端。

②短段型:病变仅局限于直肠下端。

③长段型:病变肠段延伸至降结肠以上。

④全结肠型:病变包括全部结肠及回肠末端。

⑤全肠无神经节细胞症:较少见。

首发症状:胎粪排出延迟、便秘。多在生后2~6天出现低位肠梗阻症状,出现呕吐,次数逐渐增多。腹部膨隆,皮肤发亮,静脉怒张,可见肠型及蠕动波,肠鸣音亢进。

呕吐物:含胆汁或粪便样物质。

2

2、肛门及直肠畸形

主要指肛门及直肠的闭锁或狭窄。常合并泌尿生殖道畸形和消化道其它部位的畸形。

临床可分为4型:

①肛门狭窄。

③肛门直肠发育不全:肛门处仅有一凹陷,直肠与肛门凹陷间有相当距离,为高位肛门闭锁。

②肛门膜式闭锁:肛门皮肤与直肠间有膜状物分隔,为低位肛门闭锁。

④直肠闭锁:肛门、肛管正常存在,但肛管与直肠之间有不同距离。

由于患儿畸形的形式较多,合并瘘管或其它畸形等,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。

2

3、感染

分为胃肠道内或胃肠道外的感染,以胃肠道内感染多见。

(1)胃肠道内感染

引起新生儿肠炎。

表现:新生儿肠炎的早期症状。呕吐后出现腹泻,容易合并水、电解质紊乱。

呕吐物:胃内容物,少数含有胆汁。

病原菌:

细菌:大肠埃希菌、变形杆菌、沙门菌属、金黄色葡萄球等。

病毒:以轮状病毒最多见,也有星状病毒、冠状病毒、柯萨奇病毒、腺病毒、埃可病毒等。

真菌:白念真菌引起新生儿鹅口疮和真菌性食管炎,直接引起新生儿呕吐。真菌性肠炎可能引起新生儿腹泻和呕吐。

(2)胃肠道外感染

上呼吸道感染,支气管炎,肺炎,脐炎,皮肤、粘膜、软组织感染,心肌炎,脑膜炎,泌尿系统感染和败血症等。

呕吐物:胃内容物,一般无胆汁。

2

4、新生儿肝炎

以病毒感染引起居多,主要是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。

出现于生后28天以内,主要感染途径为母婴传播。

表现:

出现发热,黄疸、肝大,呕吐、食欲低下,体重不增等。

严重时,出现重症黄疸,大便呈陶土色,肝脾肿大,出现腹水,甚至发生大出血、肝昏迷等。

有的仅表现为呕吐,少数可发展为严重的慢性肝脏疾病。

2

5、颅内压升高

新生儿较多见。

原因:颅内出血、颅内血肿、缺氧缺血性脑病、各种感染引起的脑膜炎、脑炎等。

表现:呕吐呈喷射状。伴有烦躁不安或嗜睡、昏迷、尖叫、前囱饱满、颅缝开裂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。

呕吐物:乳汁或乳块,一般不含胆汁,有时带咖啡色血样物。

特点:给予脱水降颅压后呕吐减轻。

以上是关于新生儿呕吐有哪些明显症状?相关的内容,更多相关信息请咨询本站专家

向TA提问 回复查询 专家简介 187

  • wangsheng90 已回复人次
  • 简介
  • 特长
  • 成就
权威妇科产科专家免费咨询孕期检查、优生优育、胎儿发育、孕期安全、孕期饮食、孕期健康、分娩、产后恢复、孕妈心理健康、孕产妇营养食谱咨询等服务。
备孕-孕期检查-孕产妇食谱-胎教育儿 » 新生儿呕吐有哪些明显症状?
关闭
    请尽量详细描述需要咨询的问题
*问题标题:
*问题描述:
  • *患者性别:

    *年龄:
    *微信号:
    *手机号:
  • 微信咨询 SMY0990

    若未及时回复请添加助理微信咨询

    疑难问题会转专家回复解答